我们这里出一个国外企业在中国市场踩过的坑系列。今天是第二篇:如何在中国拥有一个高效的营销团队。
鉴于当前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企业在中国进行营销时,应着眼于长期战略、大局观,并避免追逐短期趋势,从而构建一个高效的营销团队。当前,中国消费者信心下降,储蓄大幅增加,消费支出出现下滑。在这种前所未有的市场环境下,营销策略需要更加精准和以客户为中心。
以下是构建高效中国营销团队的关键策略:
1,精准而非盲目削减营销预算
尽管在经济下行时削减营销预算似乎是常见的做法,但研究表明,这通常是企业可能犯的最大错误之一。削减预算可以,但必须非常精确和谨慎。当消费者支出快速增长时,企业即便营销能力一般也能取得成功,但市场成熟且竞争激烈时,则需要更具战略性的营销方法。
2,以客户为核心,聚焦忠诚度
- 重新评估客户画像,因为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消费者的行为模式可能正在改变。了解不同类型的消费者,例如“紧急刹车型”(聚焦必需品)、“痛苦但耐心型”(谨慎消费)、“舒适富裕型”(购买行为不变)和“活在当下型”(无忧消费直到失业)。
- 重点关注忠诚客户。在经济困难时期,消费者更有可能继续购买他们信任和喜爱的品牌。维护现有客户的成本远低于获取新客户(研究显示可便宜5到25倍)。增加5%的客户留存率可带来25%到95%的利润增长。这意味着营销重点应从提高知名度和客户获取转向客户留存和向上销售。
3,投资品牌价值
经济下行时,很多公司会把品牌建设视为奢侈品而削减开支,但这实际上是增加风险的做法。长期盈利能力来源于品牌建设。在艰难时期,更需要通过品牌信息与客户建立联系,提醒他们品牌始终与他们同在。维持品牌定位至关重要,例如特斯拉在中国多次降价,导致部分车主不满,损害了品牌形象。
4,优化数字和社交媒体战略
- 数字广告在中国市场具有巨大潜力(成本更低、更直接、可衡量、目标性强)。然而,在中国社交媒体上获得自然触达正变得越来越困难,市场充斥着大量信息和广告。
- 即使预算被削减,也绝不能完全中断社交媒体活动,因为它是保持与受众联系的有效且经济的方式。
- 将社交媒体视为社区管理工具,倾听客户反馈,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 设定清晰且现实的营销目标。不要期望在预算减半的情况下实现两倍的KPI。
- 关注营销工作的“影响”,而非仅仅“数量”。例如,与其关注发布了多少内容,不如关注内容的有机分享率、评论和互动情况。
5,调整信息传递
在经济不确定时期,传递安抚和富有同情心的信息是关键,例如耐克(Nike)和阿迪达斯(Adidas)在疫情期间的营销。根据产品类型和消费者行为调整产品提供方式,例如提供小包装、固定价格或优惠券。
6,精简流程与衡量效率
经济下行意味着团队规模可能缩小,需要用更少的人做更多的事。优化工作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手动工作,将精力集中在能产生更大影响力的活动上。例如,不应仅仅关注发布内容数量,而应关注内容表现和带来的有机增长。
7,保持灵活性与适应性
市场变化迅速,营销团队需要灵活调整策略。例如,特斯拉在多次降价后,当需求回升时又迅速提价。这种快速适应能力对于抓住市场机遇至关重要。
8,注重团队协作与沟通
中国团队需要更透明地与海外总部沟通,而西方团队则需要更谦虚地理解中国市场。信任是关键,在总部和中国团队之间建立教育和理解的桥梁。中国在数字营销方面非常先进,而西方在品牌建设方面经验丰富,成功在于融合两者的最佳实践,因为信任是促成客户购买的最终因素。
总之,有效且高效的中国营销团队需要在复杂且快速变化的中国市场中,将长期品牌建设与短期消费者需求相结合,以客户为中心,并善用数字渠道,同时确保跨文化团队之间的信任和沟通。